漢代曲裾綿袍(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實物)
服飾是文明的象征,人類與服飾須臾不可分。正因為人創(chuàng)造了服飾,并穿戴起來進入社會生活,因而服飾中便蘊含著文化特質。華梅女士作為資深服飾文化學家,曾在主流媒體開設長達20余年的服飾專欄,出版57部有關服飾研究的學術著作。本刊從今日起,特辟“華說·華服”專欄,約請?zhí)旖驇煼洞髮W教授華梅女士介紹有關服飾的熱門話題。這里的“華服”,并非中華服飾,而作“鮮衣華服”講,即絢爛多彩的服飾。
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,特別是網(wǎng)絡媒體的普及,中國人越來越迫切地希望擁有一款國服,也就是能代表中國文化形象的服裝,如20世紀上半葉的中山裝和改良旗袍。于是,從上世紀90年代就流行起“唐裝”。所謂唐裝,不是唐代人的服裝。只不過因為唐代時中國地位高,因而唐人之稱部分地取代了中國人的稱謂,衍生出諸如唐草(卷草)、唐人等特有的名詞。如此說來,唐裝就是中國人自己認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服裝,外國人也認可。實際上,這種服裝是清代末年至20世紀中葉人們慣穿的樣式。
立領,真正滿族服裝沒有領子,官員在領口內加一個形如牛舌頭樣兒的領衣,女眷們則是在屋里屋外都系上一條小圍巾,百姓們就露著脖子。由于清代以來滿漢服裝的融合,才出現(xiàn)這種立領。它區(qū)別于西式服裝,故而被認為是中國獨有的。
盤扣,原稱疙瘩襻兒。上世紀50年代時,婦女自做大襟、對襟衣,打疙瘩襻兒是女紅的一個重要內容。疙瘩襻兒是滿族服裝特色,明代及以前漢族服裝系結方式主要靠絲帶。
1997年香港回歸。1998年農歷大年初一,董建華身穿圓光緞面對襟立領疙瘩襻兒棉襖出現(xiàn)在公眾場合,一時間令全世界華人都為之動容。大家一致覺得這就是中國形象。2001年上海APEC為各成員經(jīng)濟體領導人準備的即為這種款式,隨之為電視主持人穿用,并很快遍及庶野,這便是紅極一時的唐裝。
21世紀初,國內大學生們紛紛倡導“漢服”,認為大襟交領長袍加腰間束帶,頭上再戴一個幞頭,這才是正式的本原的中國服裝。這股漢服熱緩慢地席卷神州,十幾年來已呈愈益火爆之勢,尤其是國學熱大盛更是催熟了漢服形式。儒家風格的開筆式、成年禮,連幾歲的娃娃也被穿上了這種在戲臺上留存多年的服裝。2009年,人民日報海外版約我一篇整版的文章,我當時用的題目是《漢服堪當中國人的國服嗎?》。提出“漢服”之“漢”,在歷史上有兩解,一是漢族,一是漢代,用法不盡相同。就以這種長袍或長衫做國服,難免有大漢族之嫌。
2014年北京APEC,服裝設計者又把為參加會議的各成員經(jīng)濟體領導人提供的服裝叫“新中裝”。聽起來主觀性較強,這或許只能說是設計者的初衷。能不能成為國服,應該說相距還甚遠。清末的對襟衣再加上宋明的背子,就能說是國服嗎?設計者感到其中注入許多中國文化元素,但聽周圍人議論,都把外面那件剪短了衣身的背子叫坎肩。聽來好笑,卻也不無道理??雌饋?,設計者的“陽春白雪”要想得到廣大民眾的理解,還要走很長的路。
國服如何確立?我們還要放眼世界去進行一些比較和思考……